电网安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应急管理体系是电网安全的重要防线。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进应急管理、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应用、自然灾害应对、社会抢险救灾电力支援等工作,成功应对多次严重雨雪冰冻、超强台风、地震地质灾害影响,为守住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夯实基础。
响应迅速
全力应对严重自然灾害
“天气多云,温度零下7摄氏度,风力3级,杆塔、导线无舞动,无覆冰,一切正常。”11月26日中午,吉林松原供电公司观冰流动巡视小组成员曹辉和孙连双手持望远镜和红外测温仪,踏着厚厚的积雪,对输电线路进行观冰驻守和流动巡视。
11月24日16时和25日14时,吉林省气象台先后发布暴雪蓝色预警和寒潮橙色预警,吉林省多地出现雨转雨夹雪转大到暴雪天气,气温大幅下降。松原市气温骤降16摄氏度,部分县域的供电设施面临覆冰中等风险。
针对强雨雪降温天气,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迅速启动省、市、县三级雨雪冰冻应急响应,发布雨雪冰冻灾害蓝色预警,组织人员加强线路和设备运维,多措并举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松原供电公司依托“电力+气象”合作模式,建立“一线路一观冰点”,调配21台无人机及相关飞手驻守高风险区域供电所,部署网格化主业抢修队伍58支407人,专业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全力确保安全可靠供电。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力推进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建强应急预案、机制、力量、保障、支撑“五个体系”,建立防灾抗灾优先、抢险救灾托底、电网为本、民生为要的“防、抢、保”机制,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灾前预警更精准
6月30日至7月2日,湖南平江县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雨量最多的汛情。国网湖南电力迅速响应,6月18日启动防汛Ⅳ级响应,24日将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值班值守、信息研判、会商调度等工作,全面提升指挥效率;建立“早会商、午调度”工作机制,在应急响应期间常态召开每日视频调度会,统筹全省电力防汛工作;发挥国网湖南防灾减灾中心专业优势,依托800万亿次每秒超算平台发布预警信息350余条,分析地质灾害、洪水淹没灾害风险,精细预警可能受灾区域及具体设备。
灾中救援更及时
10月31日夜间,福建莆田秀屿南日岛、湄洲岛,福州长乐区、晋安区,以及平潭岛的最大风速达14至15级,强大的风力导致部分地区电力设施受损。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跨市调派17支467人配电抢修队伍,调配12辆发电车、2辆排涝车、4台排水方舱等应急资源支援福州、莆田地区;同时,向29座小型海岛预置抢修队伍29支135人,配备发电机36台,为第一时间开展设备故障抢修赢得了宝贵时间。
灾后保障更充足
11月24日7时53分,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发生4.3级地震。为做好震后供电保障工作,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在传统人工巡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无人机巡检等科技手段,对震区范围内配网设备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重点针对配电线路及杆塔基础等开展特殊巡检,动态跟进电网设备运行情况,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8月3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姑咱镇区域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国家电网四川电力(甘孜康定)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紧急行动,为灾民安置点的新建帐篷安装照明设备。汤卫 摄
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快速开展抢修、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应急救援……在科学的应急管理模式下,国家电网灾前预警准备、灾中处置救援、灾后安全保障环环相扣,有力保障了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防灾应急体系成功应对了多次严重雨雪冰冻、超强台风、地震地质灾害影响。
强化演练
提升区域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
12月3日,在国网华中分部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华中区域主基地,2024年华中区域应对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联合应急演练正在进行。
“现已与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机组集结,全员就绪,即刻起飞。”在科目一直升机转运及科目二“断网”通信恢复演练现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应急救援基干分队队长李皓向国网湖北电力安全应急办报告。
他们正在模拟在交通中断、通信中断、电源中断的情况下,使用直升机将2名应急基干分队队员以及应急卫星通信装备与物资运送到指定区域。
联合应急演练以华中区域出现罕见雨雪冰冻天气为背景,围绕极端天气下输变电设备融除冰应急处置等7个实战科目开展,检验了各单位在应急响应、协同作战、快速恢复等方面的能力。
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辅助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演练、密集输电通道森林草原火灾应急演练、迎峰度夏暨大面积停电事件联合反事故演练……
国家电网立足防大灾、抗大灾、抢大险,构建“全天候、现代化”应急体系,围绕设备火灾、网络攻击等情景开展示范性演练、试点检验性应急演练、空地协同应急联训,分区域组织基干分队互训互练,强化应急处置后评估,加强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夯实“防”的基础。
“应急演练能检验迎峰度冬期间电网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可以验证我们对潜在风险、突出问题的应对能力。”国网吉林电力安监部应急管理处处长耿斌说。
此外,建设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提升支撑保障能力,也是国家电网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电网有序运转电力应急基地和应急研究中心,加强区域性跨企业协调联动与资源调配,推进先进管理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区域电力应急资源库。
华中区域主基地是国家能源局布局的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之一,于今年10月建成投用。该基地集抢修、实训、指挥等多功能于一体,具备配电、变电、信息通信等多个专业的应急技能培训条件,可高效调配应急资源,有效提升应急工作效率。
基地建设采取“1+N”模式(围绕1个主基地,整合国网空间技术公司仙桃基地、国网湖北电力荆州融冰基地等“N”个功能区)。主基地有6个实训区域、2个培训装备仓库、2间多媒体教室和1个应急指挥中心。
“华中区域主基地可模拟开展雨雪冰冻、洪涝等自然灾害处置,提升应急基干队员水域救援、高空救援等应急处置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华中区域应急抢修水平。”国网湖北电力安监部应急保卫处处长卢国伟介绍。
今年10月,华中区域主基地举办了第一期输配电专业应急技能培训班,来自湖北省14家地市供电公司的应急基干队员参加了培训。“我们邀请了武汉蓝天救援队、同济医学院和国网湖北电力的应急技能专家,对水域救援、应急供电照明、紧急救护、无人机应急处置等应急技能进行教学,不断提升应急基干队员综合能力。”华中区域主基地培训工作负责人曾超说。
科技赋能
变“被动抢险”为“主动防灾”
11月13日至15日,2024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在北京召开。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展台,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新一代应急通信与单兵装备、电力北斗精准位置服务网、灾害防治管理平台系列产品成果精彩亮相,赢得了应急管理、地震及矿山安全等领域专业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如何用科技的力量,构筑起生命的防线?智慧应急是一个答案。为贯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规划,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推动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国家电网于2021年8月启动了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工作。
以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ECS)为抓手,国家电网打造了“空天地”立体化应急平台,加快形成包含监测预警、应急巡检、抢修抢建的全链条应急保障能力,强化应急流程管控,提升应急需求响应及时性和精准性,在各类重大活动保电、电网重要时段保电、极端天气保电等工作中发挥了支撑服务作用。
在国网安监部的指导下,国网信通产业集团针对大范围灾害应急处置现场断电、断网及车载设备无法及时到达等极端情况,开展方案设计、装备研发、集成测试、试点验证等工作,形成了以“超小型便携卫星站+无线宽带网格网通信设备+便携式融合调度一体机+个人终端”为核心的应急通信及单兵装备产品,以及系统解决方案。
由“被动抢险”向“主动防灾”转变,科技创新是最有力的手段。科技力量贯穿“防、减、救”全链条,提升预报预测、防汛救灾、抢修复电质效,也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好保障。
●在河北,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基于“电网一张图”,贯通企业级气象数据服务中心实时天气、气象预报、微气象等数据,构建电力“防灾一张图”场景,可按照天气情况细化预警区域,形成设备预警清单并自动派发,辅助供电员工及时开展防灾防范、特巡特护、运维抢修等工作,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目前,电力“防灾一张图”场景已在秦皇岛供电公司试点应用,可辅助供电员工快速定位故障风险点位,定位准确率达到98%。
●在浙江,浙江省能源监测中心和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共同运营的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开发了浙江省企业安全生产用电监测分析系统。企业安全生产用电监测分析系统可监测浙江全省1574家高危行业企业生产用电情况,并结合浙江应急管理厅系统相关数据,在线自动分析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辅助应急部门精准救援、防灾减灾。
●在四川,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推动“电力灾备岛”项目研究,即探索在重要保供电任务点位及关键时段应急高风险地区提前部署相应的应急设备及应急指挥中心,精准提供电力保障服务,具备孤岛通信、微网供电、应急照明、立体指挥、灵活组建等功能,可统一接入成都供电公司电力应急指挥系统,配合政府前线指挥部门协同作业。
以“科技之智”赋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的迫切需要。在先进应急技术装备、灾害精准监测预警、应急辅助决策、电网智慧应急等方面,国家电网将持续开展科研攻关与创新突破,不断推进应急科技自主创新,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