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

绿氢+微网 “环杭州湾”氢走廊再添新动力

2024-06-12 16:39:40 浙电e家

6月5日,国网浙江电力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离网型风/光/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与稳定控制技术”项目,在浙江宁波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研究成果对推动氢电混合储能和直流微网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小e带你了解一下,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其示范工程的特别之处。

自主创新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亮点1:氢电转换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项目团队自主研发的大功率多端口直流变换器变换效率、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综合效率2项关键指标实测分别超过97.5%、84.7%,高于国际同类系统标杆值,实现了氢电耦合核心设备100%国产化,氢电转换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亮点2:自主研发了可支撑氢电耦合直流微网并/离网高效可靠运行的能量管理系统

国网浙江电力自主研发氢电耦合能量管理系统是整个工程的中枢大脑,它就像交通警察,通过对氢能利用全环节的经济性、环保贡献指数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精准辨识能效薄弱环节,实现对电、氢、热等不同能量形式进行实时调度和最优转化,确保供能绿色顺畅。比如光伏出力大于园区供电负荷时,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对未来负荷的预测,最优地将富余的光伏、风电功率分配给电解槽和电池储能,将电能以氢能或者化学能的形式存储起来,促进光伏、风电的就地消纳,并在后续用于电网削峰、燃料电池汽车加氢,以实现最佳的效益。

示范工程促进供能结构升级

宁波慈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以“绿电”制“绿氢”为特色,服务制氢、储氢、加氢全环节,入选了浙江省“十四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在极端工况下能够依托100%新能源实现168小时独立运行。工程预计每年产氢超过60万标方,消纳新能源超400万千瓦时,同时可每日满足10辆氢能大巴和50辆电动汽车充能需求。

示范工程利用园区的可再生能源,通过质子交换膜等先进技术制造“绿氢”,可以平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大幅促进清洁能源多途径消纳与利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除了供应“绿电”“绿氢”之外,“高品质热能”也是该工程的特色产品。工程充分利用燃料电池发电、质子交换膜制氢、高频电力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热能,构建了统一的余热回收系统,产生的热能可供所在园区内一栋3层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办公楼的建筑采暖需求,实现区域电能、热能的联合供应,提高能源终端利用效率。

“通过工程里的‘电-氢-热’联产系统,在保障园区制氢等主要设备和空调等附属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能借助‘余热’这个副产品,每小时产生7000升热水,为园区提供24小时热水供应。”项目主创之一的章雷其博士自豪地说。

通过以上措施,该工程投运后,园区电能、氢能、热能的供应更加充沛高效,整体的供能可靠性也有效提升,为工业园区提供了一种绿色低碳综合供能新范式,为助力宁波打造氢能产业集群和氢能产业链示范高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示范工程带动产业链升级

宁波工业化城市特征明显,能源消费总量约占浙江省的三分之一。工业园区作为能源消费主要集合地,涉及电、冷、热、气等多种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迫切需要构建新型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用能服务生态体系。

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是浙江省级开发区,园区内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其中光伏装机超过50万千伏安。如今,伴随着该工程的规划、建设和落地,以氢能产业链为主导的氢能产业基地已经形成并茁壮发展。

目前园区内有宁波绿动燃料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博氢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氢能相关企业,围绕车用氢能产业链,重点发展氢燃料电堆、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等,打造宁波氢能产业装备制造基地。浙江氢动利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宁波投放了100辆氢能城配物流车辆,该工程有望为其提供加氢服务。通过帮助氢能源零碳物流发展,该工程将推动甬城百姓用上更环保、更健康的冷链配送服务。

供稿

科技部 毛航银

宁波公司 唐瑾瑾 叶夏明

电科院 汪冬辉 章雷其 江航

宁波·慈溪公司 张恺 姚科斌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