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

湖北咸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强智能电网技术创新

2022-05-17 16:54:50 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近日,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关于咸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其中规划提到,坚持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华中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打造能源产业增长极。加快推进核电、抽水蓄能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建设。

(1)主攻方向。

重点发展核电、抽水蓄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以华润电力、凯迪生物质发电、九宫山风力发电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推进核电、抽水蓄能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及电力能源循环等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大幕山、白岩山、太平山、罗家山等风力发电场。

(2)发展路径。

加快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为目标,着力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绿色发展,围绕新能源接入、特高压输变电、智能配电和分布式电源等核心技术,加强智能电网技术创新,建立健全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制氢加氢设施、燃料电池系统等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先进燃煤发电、核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等基础设施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推进新能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拓展新能源应用空间。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推进生物质能源高值利用研究,重点发展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燃气等。依托省内外创新资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建立若干面向重点领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需求的创新中心、交流平台,推动基础研究、前沿创新、协同创新,营造激发创新的良好环境。

统筹利用各级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以生产制造环节为重点,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先进性的新能源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实现制造环节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工作,支持培育一批智能生产服务性示范企业和智能光伏服务类示范项目。

(3)空间布局。

赤壁市重点发展电力能源产业,主要企业为华润电力、华润燃气和凯迪能源。

通山县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依托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两大新能源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华中地区清洁能源核心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预计未来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年均发电量可增长10%左右。

原文如下: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咸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科经局、咸宁高新区科经局,市直相关部门:

《咸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4月25日

咸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咸宁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开局五年”,也是谱写咸宁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为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和转型升级示范区,提升工业的支撑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根据《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总量规模不断壮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两化融合持续推进,为全市完成“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一)发展现状。

工业实力不断增强。2020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927.72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192.8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41.11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109.83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35.71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168.24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44.55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13.38亿元,年均增长2.0%;税收贡献不断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达到182.7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04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不断提升,2020年入规企业达992家,较“十二五”末增加102家,增长率为11.46%。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二五”末的17.3:48.6:34.1调整为2020年的14.3:41.2:44.5,工业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2020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上年下降11.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12.7%,纺织业下降23.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9%。全年增长较快的行业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医药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10.5%、41.2%、24.5%、21.4%。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后发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多个领域取得创新性突破,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创新活力显著增强。2020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9家,总数达273家,比“十二五”期末增加174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2.94亿元,占GDP比重为16.6%,比“十二五”末提高8.2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6件,比“十二五”末增加1.15件。2020年,全年专利申请量5162项,较“十二五”末的1756项,增长率为193.96%。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49项,2020年签订技术合同1147项,增长38.7%,技术合同成交额52.50亿元,增长16.2%。咸宁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咸宁市获批全国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智能机电产业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赤壁市入选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金盛兰冶金入围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瀛通通讯主板上市,实现本土企业上市“零”的突破。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赤壁市跻身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市。

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十三五”时期,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为工作重点,按照“产业培育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产业发展集约化”的思路,充分利用各类资源,逐步培养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集聚力强、效益良好”的产业集群。咸宁市机电产业集群、咸安区苎麻纺织产业集群、咸宁现代森工产业集群、嘉鱼县管材产业集群、赤壁市砖茶产业集群、赤壁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赤壁市应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赤壁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通城县涂附磨具产业集群、通城县电子信息基材产业集群、崇阳县钒产业集群、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被列入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两化融合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新增“两化”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24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加快推动了“企业上云”工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上云企业突破了1000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80%、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75%,实现全市行政村光纤宽带全覆盖和4G网络全覆盖。

信息化应用不断拓展。“十三五”以来,全市着力打造“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信息化应用进一步深化;电子政务、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社会服务管理等方面建成示范工程,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日趋成熟,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搭建的政务云平台、大数据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大平台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咸宁市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短板和弱项:一是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传统产业比重仍然较高,新兴产业增速有所放缓,缺乏新的增长,产业发展新动能不足;二是关键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企业数量少,高新产值占GDP比重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品牌企业;三是两化融合深度不够,行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智能化发展不均衡;四是部分产品存在质量档次不高、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五是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受到较大影响,新增规模企业较小,对工业发展速度拉动不大。

(二)发展形势。

1.国际环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变革,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正在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场景应用革命、产业变革同步爆发与世界经济版图调整成为时代发展主线。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生产组织网络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结构、经济地理和经济格局面临重构。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分工地位受到较大冲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壮大风险难度加大。

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变革,快速推进着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成为当今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制高点。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危机所面临加深风险,不仅严重冲击全球生产供需格局,而且对我国国内生产与进出口链条或产生螺旋式负反馈效应。要求建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经济协调和管理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补齐相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2.国内环境。

“十四五”时期,新发展理念将引领我国改革开放迈向升级版,改革将进入显效期,开放迈向深化期,系统性改革与高水平开放联动将为产业发展清除障碍,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深度提升阶段,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东中西部工业化发展不平衡,“两业融合”“两化融合”水平不高,工业化深度不够。浅层工业化向深度工业化转型,为传统产业在转型中增长提供空间,也为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创造机遇。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范围经济效应正从国际大循环为主转向“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积极发展壮大国内价值链,繁荣国内经济。另一方面通过要素资源配置市场化创新改革,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壮链扩群全球价值链。

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有利环境。信息技术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性力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核心驱动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将为谱写咸宁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打牢坚实基础。

在新基建、数字经济、“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背景下,咸宁市应抢抓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及后工业化阶段消费结构迭代升级机遇,紧密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重点,谋深谋实谋细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事项、重大改革举措,主动求变、化危为机,为咸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劲动能,提供制度保障优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深度融入全省“一主两翼多区”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咸宁特色产业增长极、咸宁转型发展示范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激发新旧动能转换活力,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培植科技创新新优势,发展新经济,形成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走出一条具有咸宁特色的自主创新产业发展之路。

坚持协调发展。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发展壮大咸宁智能机电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及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优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调整重点领域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园区分工协作,实现园区错位化发展、差异化竞争。提升智能园区、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产品发展水平。为提升咸宁工业质效激发最强活力。

坚持绿色转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坚持对外开放。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强化开放思维,补齐开放发展短板,破除开放发展瓶颈,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湖北自贸区建设,打造开放大通道。

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三)发展目标。

工业规模持续扩大。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00家,培育“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2家、“湖北省民营企业100强”5家和“湖北省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10家。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35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8.5%。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25年,打造1个千亿元产值的产业(主要围绕低碳冶金产业),打造5个五百亿元产值的产业(主要围绕绿色食品、大健康、现代纺织、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打造1个五百亿级的产业园区(主要目标是咸宁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率先在全省建成转型发展示范区。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0家,四板挂牌企业达到400家。培育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家,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3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

两化融合加快推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到2025年,培育互联网融合发展平台10家,培育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100家。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打造绿色工业样板,加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改造等环保技术攻关项目建设,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一批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争五年内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8%。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将咸宁高新区打造成国家级绿色园区。

三、主攻方向与发展重点

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注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高端装备、绿色食品、现代纺织、低碳冶金、环保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以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工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谋划和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先进材料、新能源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12.5%。

(一)做优做强五个传统产业。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技改工程,加快推进以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服务化延伸、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为重点的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产业能级,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1.高端装备。

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发挥咸宁现有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快推进高端装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拓展应用市场,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1)主攻方向。

智能装备产业。推进“激光+智能制造”,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智能机电、模具制造、专用汽车、3D打印等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的生产制造,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重点发展精密、高速、高效、柔性的数控专用机床等,配套发展新型工业传感器、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等核心关键零部件,建设国家级鄂南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激光+机器人+自动化控制”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路径,在“激光+智能制造”技术和市场上打造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级咸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国家智能机电产业集群。

应急装备制造业。依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和救援装备有限公司赤壁公司,打造‘三园一城’核心板块,做实做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建成华中区域应急救援副中心。着重发展应急舟桥、应急机械化桥、应急铁路站台、应急码头、应急钢制桁架桥、铁路应急抢修钢梁等装备。延伸发展公共卫生应急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整合汽车零部件产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引进高端整车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以合加新能源汽车、敏实汽车零配件等龙头企业为支撑,依托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出台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加强对国内先进汽车零部件招商力度,大力谋划“一部车”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动力电池、燃料电池产业化工程。实施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工程,将咸宁建成省级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到2025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

(2)发展路径。

实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试点示范。研发推广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维、农业生产专用传感器、智能装备、自动化系统和管理平台,建设一批创新中心和示范基地、试点县。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互联网+”协同制造示范工厂,建立高标准工业互联网平台。

加快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争取国家科技计划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应急产业重点方向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促进应急产业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优化应急产业结构,采用目录、清单等形式明确应急产品和服务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品牌经营等方式进入应急产业领域。推广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激发全社会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完善重要公共场所应急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

加快引培发展主体,不断完善产业链条。面向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从基础材料生产、产品研发设计、核心部件制造到智能集成、工业互联网融合等全产业链上的龙头骨干企业,完善本土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

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加快拓展应用市场。鼓励制造企业与应用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联合开展智能成套装备首台(套)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突破和创新工艺流程,规范技术标准。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电等优势重点领域开展智能装备应用试点示范,扩大应用市场。

(3)空间布局。

咸宁高新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智能机电),立足高新区良好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三环方向机、合加新能源、智莱科技、世丰汽车、光宝科技等企业。全面对接光谷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源,围绕创新链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加强产业关键环节强链补链。建成中部地区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智能机电产业集群,带动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发展。

咸安区重点发展先进机电制造业,以敏实汽车零配件、三六重工、三合机电、洪盛模具、志研自动化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建设汽车模具产业园,高质量连片发展汽车模具零配件及上下游产业,集模具研发和生产与一体。

赤壁市重点发展应急装备产业。作为赤壁市工业主导产业,依托中国应急龙头企业,加快“三园一城”建设:一是应急交通装备产业园,即中伙华舟产业园。二是消防处置与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三是水域救援装备与洪涝灾害应急服务产业园。四是赤壁市安全应急小镇,合作成立湖北省基层应急能力培训中心。

通城县重点发展涂附磨具产业。依托通城县涂附磨具产业集群,以湖北玉立砂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加快玉立集团转型升级,推进樊牌新城和“砂布小镇”建设,提升产业质效。

通山县重点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产业。依托星光玉龙机械(湖北)有限公司和湖北旭阳工贸有限公司两家产业龙头企业,重点生产打捆机、液压打包机等农业机械和汽车方向机。

微信截图_20220517134331.png

2.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也是关联农业、工业、流通、服务等领域的大产业。

(1)主攻方向。

重点发展饮料、茶叶加工、粮油加工、特色果蔬加工等优势行业。以红牛、安利饮料等龙头企业为依托,谋划好“一瓶水”产业,打造世界饮料之都。不断完善茶产业链,大力发展砖茶、名优绿茶等精制茶产品,支持茶饮料、保健茶、药用茶等产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咸宁茶叶品牌。积极推广“互联网+农业”“休闲+旅游”等新模式,强化产品特色,培育地方食品文化,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2)发展路径。

根据食品加工和制造的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和养殖结构。按照市场需求导向和比较优势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食品加工专用原料区域化基地,促进农业原料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鼓励有条件的食品加工企业通过“互联网+”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搭建特色农副产品电商平台,为咸宁特色食品加工企业和农业经营者创建全新的销售模式和渠道。

从数量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着力培育带动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走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遴选确定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规模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食品企业重点支持。从一般粗(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坚持走深度开发、配套发展的方向。从分散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变。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走园区化、集聚化的发展路子,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3)空间布局。

咸宁高新区重点发展食品饮料产业,依托红牛饮料、奥瑞金饮料、黄鹤楼酒业、今麦郎等知名品牌,重点发展咸宁地方特色的功能饮料、高端休闲食品等,延伸拓展食品饮料下游产业链,发展外观设计、高端印刷包装等。着力做优品质、做大规模、做强品牌,推动食品饮料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全国最大的功能性饮料生产基地。

嘉鱼县重点发展蔬菜产业。发展壮大以“两瓜两菜”(冬瓜、南瓜、大白菜、甘蓝)、设施蔬菜(茄果类,豆角、莴笋、萝卜等精细蔬菜)、特色果蔬(西瓜、甜瓜等)、水生菜(莲藕、湘莲等)为主的“四大蔬菜板块”。创新“互联网+蔬菜”新模式,引进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企业落户。加快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建设,重点发展蔬菜加工、冷藏。

赤壁市重点发展茶、猕猴桃、小龙虾等特色农业。茶产业。依托赤壁市砖茶产业集群,加快茶叶加工企业的引进工作。扩大“赤壁青砖茶”“赤壁米砖茶”公共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猕猴桃产业。依托神山兴农科技公司龙头作用带动产业发展。建设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基地4万亩。小龙虾产业。依托汇宇水产科技等龙头企业,提高小龙虾产量。

通城县重点发展食品饮品产业。以百丈潭酒业、黄袍山绿色产品、七里山矿泉水、双狮茶业、新三汇肉食等企业为龙头,主要生产白酒、冷榨茶油、矿泉水、肉食、茶叶等。

崇阳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特色小麻花和生猪)产业。加快以众望科工贸、三普蜂业、正大集团等企业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继续提升特色麻花和生猪产业的发展研发能力,加快技术改造,扩展营销网络和提升品牌优势。

3.现代纺织。

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从推进高端产品制造、关键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塑造等方面入手,构建高端产品主导、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能力强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

(1)主攻方向。

重点发展棉麻纺织、化纤纺织、家用纺织品生产、产业用纺织品生产、高档服装制造和纺织新材料等。以嘉麟杰、武汉汉麻、精华纺织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复合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整体成型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纺纱、制造、印染、服装加工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坚持走新型制造、精品制造、高端制造之路,把咸宁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高端服装制造基地。

(2)发展路径。

充分发挥纺织服饰基础和劳动力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创建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路径,以建设产业结构优、创新能力强、产品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大、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完整产业链的纺织服装强市为目标,大力实施“招大育强”和“返乡创业”工程,促进纺织服装产品结构不断改善,产品特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业集聚明显提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支持现有骨干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工艺装备水平,不断改善产品结构,壮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产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高端纺织原材料、高端装备等上下游高端领域延伸。

加强自有品牌建设,引导纺织服装企业从规模扩张向品牌战略转变,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为目标,鼓励和引导企业借鉴知名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宣传力度,全面实施纺织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动企业争创中国乃至世界名牌。

开展智能化改造和产业升级。对全市服装加工企业进行分类定位,确定优势品种,分类进行新设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开展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共享,以市场化手段,全面开放企业的优势领域,形成智能化的裁剪中心、纸样及样衣中心、模板制造中心、充绒中心、精益生产中心、整烫及包装中心、检验和物流中心等多种专业化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生产中心。进而形成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的全面发展新格局。

(3)空间布局。

现代纺织重点布局在咸安区、赤壁市和嘉鱼县。

咸安区以精华集团、马桥纺织等21家规模以上企业为龙头,形成“苎麻种植—脱胶开松—纺纱—织布—成品加工”的苎麻纺织产业链条,将咸安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苎麻纺织产品综合生产基地,打造全国最大的苎麻种植、纺织、印染加工、出口产业集群。

赤壁市依托赤壁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蒲纺纺织工业园和湖北赤壁高新区的丽裳(赤壁)制衣、九天制衣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以西装、工装、休闲装、西裤、内衣等主导产品,纺纱、衬布、坯布、印染、华纤、针织、服装鞋帽、绣花、拉链、装箱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嘉鱼县依托浙江(嘉鱼)纺织产业园项目和稳健医疗嘉鱼科技产业园项目,形成纺织、印染和服装等配套完善、竞争有力的行业结构。

微信截图_20220517134409.png

4.低碳冶金。

控制总量,优化存量,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企业脱困升级、提质增效目标;积极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全面确立冶金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绿色环保生产体系。

(1)主攻方向。

依托嘉鱼高铁临江产业园、大盘垅冶金工业园,充分发挥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的龙头引领作用,延伸钢材产业链,提高钢材深加工比例,充分依托冶金技术、设备、资源、人才等优势,促进工程技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冶金设备制造以及服务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冶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改善低速增长的“新常态”盈利能力。推进绿色制造,加快建立钢铁企业产品制造、高效能源转换、社会废弃物再资源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可循环钢铁生产流程。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冶金工业向工业园区和靠近原料、靠近用户的地区集聚,建立市场消费和原料主导型相结合的产能分布格局。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加快冶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探索钢铁产品定制化生产模式。

(2)发展路径。

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低效产能平稳退出,促进企业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加快淘汰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生产企业,支持市内优势企业搭建产能整合平台,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联合重组,优化产能布局,提高生产集中度,并结合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主动压减竞争乏力的过剩产能。

推动绿色发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先进环保节能技术开发与应用,实现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优化节能减排措施配置系统,提高企业能源精细化管理水平。

(3)空间布局。

嘉鱼县重点发展钢铁冶金产业。按照国家关于加快推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要求,“扩大产能、延伸链条、提质增效、集团发展”的思路,嘉鱼县将以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300万吨钢产能调剂项目、中兴拓再生资源项目、中兴盛炭素新材料项目、中兴隆高精棉纺织项目、嘉通综合物流园项目为配套,打造“1+N”的钢铁冶金产业集群。同时,引进盈德投资(上海)有限公司、都市环保等10多家关联配套企业,并与葛洲坝水泥等企业开展水渣加工等合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

5.环保建材。

推动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石材、陶瓷等资源性行业提档升级。以森工建材为重点产业链,大力发展竹材加工类产品。发展绿色建材工业,加快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推广应用。

(1)主攻方向。

冶金建材。重点发展新型平板玻璃及制品、陶瓷制品、石材制品、冶金辅料等产品。以金盛兰冶金科技、咸宁南玻玻璃、亚细亚陶瓷、华新水泥等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新型、节能、高质为发展方向,加快冶金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延伸发展,加快发展绿色、新型建材,推动冶金建材产业转型升级。

森工造纸。以建设全国竹板材加工基地和重点中高档家具生产区为目标,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水平,打造具有鄂南特色的竹制品名区。重点发展森工建材、专用特种纸和纸板、文化书写办公用纸、印刷包装等纸制品生产。以玖龙纸业、巨宁森工、澳森木业等龙头企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竹材加工类产品,培育打造竹基复合材料等新型建材产业集群,打造具有鄂南特色的竹制品名区。引进和培育高档家具业和木制品终端产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木材深加工水平和资源利用水平。

(2)发展路径。

一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大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推广,将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水泥生产紧密衔接;积极推进磷石膏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置利用;加强再生纤维回收利用,加强废纸回收利用,大力倡导废纸回收;积极采用突破性的清洁制浆造纸工艺技术,变废为宝,发展低碳、环保、经济、可循环造纸产品。大力发展建材产业循环经济。二是加快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建材工业与建筑业融合发展,推动建材行业转型发展。三是推进产业兼并重组。积极应用经济、环保、法律等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推进行业兼并重组,规范行业秩序。四是引导企业“走出去”。依托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等成套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优势,积极在境外投资建设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3)空间布局。

咸安区重点打造森工建材产业。以巨宁森工、玖龙纸业、汉邦木业等21家规模企业为龙头,形成竹木种植-初加工-成品等产业链条,全面启动竹加工产业发展步伐,以建设全国竹板材加工基地和重点中高档家具生产区为目标。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水平,打造具有鄂南特色的竹制品名区。

通城县重点发展陶瓷建材产业。依托云母产业集群,以杭瑞陶瓷、亚细亚陶瓷、银丰高岭土、玉成陶瓷、盛达电瓷、楚瑶陶瓷、诚兴矿业等企业为龙头,主要生产建筑陶瓷、工艺陶瓷、高压电瓷等,打造华中乃至全国陶瓷生产、研发基地。

通山县重点发展建筑材料产业。依托丰富的大理石矿产资源,以通山南林钙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石灰石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快生产冶金炼钢“造渣剂”冶金灰和建筑内墙涂料钙粉双飞粉,大力发展建材产业。

嘉鱼县重点发展建材产业。依托嘉鱼管材产业集群,按照“控制总量、调优存量、延伸下游、绿色发展”的思路,改造提升传统建材行业,突破发展新型建筑材料行业。

(二)发展壮大四个新兴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

抢抓武汉建设“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机遇,加快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力争达到400亿元。

(1)主攻方向。

重点发展光电、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领域,打造咸宁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耳机线及线材、摄像头模组、手机面板、柔性线路板,电子信息基础材料等,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合理有效投资。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依托维达力电子、瀛通电子、三赢兴电子、智创欣智能终端等龙头企业,着力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着力抓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华中首个手机特色小镇。围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重点产业链,规模化发展物联网相关硬件、基础电子、光电,创新研发集成电路、数字通信等,打造华中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基地。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中小微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培育形成一批支柱性产业。

(2)发展路径。

引导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发展。突破高端环节,全面提升基础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淘汰低端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品及产能,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传感器和高端电子材料。积极推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服务延伸,鼓励引导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与软件和信息服务融合、制造业与运营业融合,催生新产品和新业态繁荣发展。

加快数字管理一体化工业互联网项目和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引进数字管理系统,招募培训数字信息化人才,建设数字管理体系。将设备改造升级为自动化生产设备,引进高精度自动化制造设备。充分利用返乡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鼓励人才回乡创业就业。

推动“互联网+”行动。以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模式创新为引领,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充分运用“互联网+”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打造开放、高效、富有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全产业链整合发展。加强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应用部署等环节的统筹衔接,畅通科研成果转化渠道,加快形成产业链联动机制。支持企业瞄准电子信息产业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以核心能力为依托加快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和垂直整合,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和产品智能化升级,构筑产业发展的整体新优势。

(3)空间布局。

咸宁高新区加快推进南玻光电、智莱科技、光宝科技、泓硕电子、奕宏精密制造、盛世兴宁、方片互动等项目投产实施,力争使该产业成为园区新兴的支柱产业。

赤壁市持续延伸维达力、蓝炬兴业、万皇智能、起点精密、森比科技等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实现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的全产业链的覆盖,打造柔性屏产业基地。

通城县依托平安电工、瀛通电子、三赢兴电子、中天云母等25家规模企业,加快云母纸、云母板、云母带、异型产品、耳机线、电脑连接线、铜线、玻纤布、电热膜、摄像头膜组、电子显示屏、手机触摸屏、洗刀钻头等产品生产。

1.png

2.大健康。

发挥生态优势,按照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健康理念,集中精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设中国中部康养城,建立华中地区最大的护理专业教育基地,形成“医、药、养、健、游、护”康养产业集群,实现千亿大健康产业的目标。

(1)主攻方向。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及保健品等,配套发展卫生材料、空心胶囊等医疗辅助产品。以“中国药谷”和国家生物基地核心区为平台,以人福药业、福人药业、真奥药业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建设中医药产学研基地、中药材种苗基地,逐步形成集药材种植、研发、加工、销售、文化、旅游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医药全产业链条。以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区、国家森林养生示范区为契机,全面实施“养在咸宁”健康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咸安生物医药产业园、赤壁医药健康产业园、嘉鱼生物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以健康养生、健康医疗、健康医药等为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基地,推动咸宁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中医药产业。以黄精、白芨、七叶一枝花、钩藤、杜仲、金银花等道地中药材为重点,加快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引进优质品牌企业,合作共建数字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引入农业传感器、智能灌溉、植保飞防等新技术、新设施,落地全程区块链追溯,从源头提升中药产品品质,带动中药材产业数字化升级。支持通城县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大县。

医药卫材产业。以稳健、中健为龙头,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以及涵盖纺纱、织布、精炼、漂洗、成品制作等结构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建设医用卫材产业园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打造百亿卫材纺织产业集群。以医用卫材产业为主,形成以稳健医疗、中健医疗为核心的医用卫材生产基地,以众盼包装、恒升科技、联创实业、全鸿包装为主的原辅料配套供应生产基地。

(2)发展路径。

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附加值。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医药集团到咸宁设厂建立生产基地。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医疗需求不断释放的条件下,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医疗消费动力逐步释放,大力提升医疗消费水平。在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下,卫生材料产品由外销为主转为内外销双轮驱动,持续扩大内需。

强化大健康产业人才引进。制定并实施大健康领域领军人才创业项目的支持政策,在研发资金、办公场所、人才公寓建设、引进人才安家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补贴,企业人才职称评定给予名额倾斜。鼓励建立企业间、院企间、校企间的研究共享平台,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能力。

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加快信息平台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高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支持产学研用相结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医疗设备等技术,提供生命健康管理服务。为相关企业及时提供政策咨询、产品、产业动态、融资信息、法律咨询、人才培训等全方位的支持。

(3)空间布局。

高新区重点发展医药、医疗装备等产业。持续壮大惠生药业、福人金身药业、厚福医疗、金士达医疗、爱科等龙头企业,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形成咸宁市工业经济发展极具潜力的新增长点。

咸安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壮大发展以真奥药业集团为龙头的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健翔生物、九灵草生物、久润中药、赛佰肽生物、科莱维生物、三晶生物、三九生物等龙头企业。

通城县重点发展中医药产业。加快湖北药姑山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大福人药业的金刚藤胶囊、益心颗粒、健脾糖浆等3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专用药品产量和销量。打造通城药材大县和华中地区重要中成药生产基地。大力打造药材、药品、药市、药膳、药养“五药”经济,集药材种植、研发、加工、销售、文化、旅游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通城“江南天然药库”丰富的药材资源,立足于妇产科、心脑血管科和儿科医药领域,努力向营养补充剂等领域渗透。

崇阳县重点发展医用卫材产业。“十四五”时期引进稳健总部卫材板块,扩建中健生产面积,并以两家企业为基础,联合周边地区关联企业,将整个咸宁地区医用卫材业打造成为国家级公共应急产业示范园区。

2.png

3.先进材料。

支持发展先进复合材料与智能材料等战略性新材料产业,打造华中地区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构建以咸宁海威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板块。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合理布局发展。

(1)主攻方向。

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厚植复合材料、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合金添加剂、云母产品、有机硅、特种金属材料等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依托南玻光电、海威复合材料、宇涛特种纤维、平安电工、玉立砂带、中港金属等龙头企业的带动,推进石化、冶金、建材向精细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和无机非新材料转型发展,紧跟新材料的技术发展方向,注重传统原材料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质量提升,大幅提升产业集群的总体实力和水平。以湖北省复合材料产业联盟为支撑,深化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大力发展高强、透声、透波、吸声等复合材料设备及制品。

(2)发展路径。

加快新材料产业强弱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发展重点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重视新材料推广应用和市场培育,集中建设新材料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促进产学研用结合。鼓励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3)空间布局。

咸宁高新区以传统材料绿色化为核心,提质增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发展先进复合材料与智能材料,加强生物降解材料、绿色环保材料、无机防腐涂料等战略新材料,依托南玻玻璃、节能玻璃、南玻光电、立邦涂料、海威复合材料等龙头企业,打造华中地区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通城县以高性能绝缘材料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平安电工股份、平安材料、云水云母、同力玻纤等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高标准建好平安电工科技股份公司新材料研发中心,打造国家级高性能绝缘材料产业基地。

3.png

4.新能源。

坚持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华中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打造能源产业增长极。加快推进核电、抽水蓄能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建设。

(1)主攻方向。

重点发展核电、抽水蓄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以华润电力、凯迪生物质发电、九宫山风力发电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推进核电、抽水蓄能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及电力能源循环等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大幕山、白岩山、太平山、罗家山等风力发电场。

(2)发展路径。

加快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为目标,着力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绿色发展,围绕新能源接入、特高压输变电、智能配电和分布式电源等核心技术,加强智能电网技术创新,建立健全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制氢加氢设施、燃料电池系统等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先进燃煤发电、核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等基础设施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推进新能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拓展新能源应用空间。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推进生物质能源高值利用研究,重点发展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燃气等。依托省内外创新资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建立若干面向重点领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需求的创新中心、交流平台,推动基础研究、前沿创新、协同创新,营造激发创新的良好环境。

统筹利用各级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以生产制造环节为重点,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先进性的新能源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实现制造环节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工作,支持培育一批智能生产服务性示范企业和智能光伏服务类示范项目。

(3)空间布局。

赤壁市重点发展电力能源产业,主要企业为华润电力、华润燃气和凯迪能源。

通山县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依托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两大新能源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华中地区清洁能源核心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预计未来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年均发电量可增长10%左右。

四、重点任务和工程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转型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

(一)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施重点产业创新工程。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推进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增强源头技术供给,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建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推动纺织服装、冶金建材、食品、森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以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扩大制造业专项资金规模,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工程。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共享。围绕机电设备、大健康、水上救援装备产业,发展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建设湖北智能机电产业研究院,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中试检测、咨询培训等技术服务,提高产业创新力。统筹高校院所、领军企业、行业联盟等共建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和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联合湖北科技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建设博士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开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活动。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智库、投资机构等创新资源,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多种形式,组建重点产学研战略联盟,推进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提升。

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建立企业创新主体梯次培育工作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开发区内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研发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商标品牌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持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进一步挖掘高新区的发展潜力,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继续培育精华纺织、平安电工材料、汉麻生物科技、亚细亚陶瓷等省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继续培育南玻玻璃、福人药业等一批省级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争创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激发人才活力。全面优化升级人才政策体系,研究实施以企业需求、人才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政策,建设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高地,大力培育引进高端人才。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企业家队伍。加强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青年企业家队伍建设。持续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优化人才政策体系。

6.png

(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加强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增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的“五链”统筹。围绕食品、纺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分行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大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组织领航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梳理,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战略合作等方式整合产业资源,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提升主导产业本地配套率,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打造一批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以链长制为抓手,锻长板、补短板、强优势、固底盘,提高重点领域制造能力。聚焦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健康食品及饮料、现代冶金建材、节能环保等8大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积极对接湖北省智能制造、食品、纺织服装、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链,培育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链龙头项目和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关键项目,积极引进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企业,发展集群经济、块状经济。拉长产业链条,深挖增值空间,推动形成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三)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

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围绕产品数字化、设计智能化、过程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管理信息化、商务电子化等企业信息化建设六大关键环节,实施“两化”融合关键环节“六化”工程,带动企业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入推广两化深度融合管理体系,加快推进两化融合试点工作。加强两化融合人才培训,完善试点示范企业培训制度。分行业、分领域遴选一批示范企业,总结提炼两化融合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等新型生产模式企业。

提升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着力提升宽带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支撑能力,促进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在制造行业的深入应用。组织开展工业云服务创新试点,推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测试验证、检验检测等资源的开放共享,打造工业云生态系统。推进工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数据管理、技术标准、工程服务的在线协调,为更多企业提供便捷的应用服务。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实施“企业上云”工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建设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加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智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智能制造、光电摄像模组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应用、健康瓷砖数字化工厂示范项目、光电玻璃生产流程智能管控项目等一批湖北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建设。

7.png

(四)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化,重点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加快服务型制造转型,不断探索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发展工业文化旅游,发展壮大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推动消费品工业服务化升级,发展规模化、个性化定制;深化制造业服务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激发发展活力和潜力,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鼓励物流、快递企业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产品和服务,有效防范风险,规范产融结合。

8.png

(五)推进工业绿色化转型。

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持续培育南玻玻璃等一批国家级绿色制造企业。促进企业开展绿色生态设计示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清洁化、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要内容的清洁生产改造。推进再制造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以汽车零部件、节能电机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产品再制造,建设一批再制造示范工程和示范企业。推动报废汽车、废旧轮胎、废旧电子产品等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产业。

推广清洁生产。围绕重点污染物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广绿色基础制造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积极引导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逐步建立基于技术进步的清洁生产高效推行模式。围绕化工、森工造纸、印染、食品饮料等高耗水行业,实施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达标,大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推广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促进企业、园区、行业、区域间链接共生和协同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进一步开发和推广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在建材、化工、纺织、冶金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加快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化改造等环保技术攻关项目建设,推动园区持续向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梯级利用、循环利用。

8.png

(六)推动园区特色集群发展。

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目标,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促进咸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咸安经济开发区、赤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嘉鱼经济开发区、通城经济开发区、崇阳经济开发区、通山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发挥好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按照国家开发区和湖北省开发区建设要求,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根据各县市区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优化全市产业空间布局。围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合理调整和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产业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促进优势企业和新兴产业向咸宁高新区和各县市区开发区集中。加快培育和形成一批创新发展的新兴产业先导区、集聚区,培育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特色产业园区。

咸宁高新区按照“突出特色、分工合理、功能完善、集约节约、协作共赢”的原则,整体上形成“核心区、拓展区、联动区”三大圈层,主要发展食品工业、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五大主导产业;咸安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模具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苎麻纺织、森工建材等产业;

赤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应急装备制造业、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嘉鱼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管材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物流、环保材料、纺织服装等产业;通城经开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涂附磨具、陶瓷建材、医药物流、食品饮品五大支柱产业;崇阳经开区重点发展钒产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产业;通山经开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水晶加工、生物食品、森工加工、冶金建材产业。

11.png

12.png

(七)提升咸宁制造品牌价值。

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引导企业发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个性化定制等增值服务。加快产业链标准化进程,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宣传力度,全面实施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动企业产品争创升级和中国名牌。增强高质量标准供给能力,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产品质量对标提升。深入推进质量体系建设,推广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作用,发挥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职能作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增强,实现质量强市。

(八)服务双循环新格局。

提高国际合作水平。支持开发区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支持开发区优势产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引导机电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通过中欧班列通道,在“走出去”中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拓展对内开放新空间。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回归招商等模式,全面提升开发区招商引资水平。主动承接东部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吸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咸宁。探索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机制。支持开发区根据所在区域产业布局,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开展项目对接,增强产业转移承载能力。

提高投资质量和水平。稳步推进服务业领域开放,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推动咸宁高新区“走出去”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引导有条件的区内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和综合带动效应,积极吸引先进制造业投资,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五、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咸宁市工业振兴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发展措施,审议重大项目规划、重大专项资金安排,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重大问题,加强政府部门与园区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对接交流。梳理咸宁市重点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围绕产业链招商。通过“飞地经济”“以商招商”“集群招商”等模式,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国内500强企业企业,进一步延链、固链、补链、强链。

组建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多方引入智力资源,聘请国内著名产业研究专家、业内知名企业家、行业协会代表等多方面人才成立开发区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科研企业、技术专家等一线力量,鼓励企业参与开发区重要决策资讯论证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对于重大产业项目采取“一项一议”措施。

完善干部队伍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廉政建设,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通过职工收入、职位分类、职级晋升条件、绩效考核、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等方面完善干部激励机制。

(二)加强要素保障。

加强用地保障。坚持用地规划,统筹安排全市工业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工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和企业扩大规模用地,对一般项目实行差别化的供地政策,提高工业用地准入门槛,提高用地投入产出比。

畅通融资渠道。积极拓宽和创新融资渠道,加大财政对工业发展的投入,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切实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整合政府投融资平台,促进金融与财政、产业政策融合,引导金融机构围绕重大项目、小微企业、高新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等扩大信贷支持。

增强人才保障。实施咸宁人才工程,构建人才信息数据库和网站,建立人才“绿色通道”,加大育才力度,拓宽引才渠道,促进更多中高端人才进驻咸宁。围绕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化融合等重点领域,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和壮大优秀企业家及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锤炼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管理队伍。完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和培训模式、培训机构,培训工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三)全面深化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和扩权赋能强县改革,加快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容缺受理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审批备案事项。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程序,加快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在开发区内复制推广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相关改革试点政策,加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开发区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强度、投资强度、人均用地指标整体控制,提高平均容积率,促进园区紧凑发展。落实开发区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用地奖惩办法,支持开发区落实产业用地政策,引导企业实施“零地技改”加快转型升级。建议在高新区推行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政策,依法依规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创新创业等产业载体。

贯彻落实《湖北省开发区条例》。咸宁高新区及县市区开发区要加强开发区建设,规范开发区管理服务,促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开发区的功能优势和开放引领作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统一规划、市场主导、产业集聚、特色发展的原则,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创新创业的集聚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

(四)健全实施机制。

落实创业创新各项扶持政策。重点开展市级创业创新载体补贴奖励和创业创新辅导培训活动补贴工作。高质量运营市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双创”主体提供政策发布、人才培训、财务咨询、融资、法律等特色服务。

抓好落实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及时精准落实涉及企业税收、用工、水电气、房屋租金等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成长型中小企业创新奖励补助、技改项目奖补政策,确保援企惠企的每一项政策、每一笔支持资金直通市场主体、直达企业手中。畅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渠道,并及时进行跟踪协调与督促反馈,全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完善落实重大项目服务保障。设立“重大项目干部秘书制”,对接项目,为咸宁市“十四五”时期实施的重大工业项目提供“一对一”包办服务,通过“全程跟踪”和“主动帮办”等方式,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攻克短板。积极对接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推动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及时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附件 规划环境影响说明

本说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主要分析《咸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指导咸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和预防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推动全市制造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持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念,统筹推进“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咸宁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指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方向,环保措施制定充分考虑咸宁市发展的客观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咸宁市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为咸宁市环境管理和监测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二)基本原则。

协调性原则。与《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目标任务一致,促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一致性原则。评价的重点内容和专题设置与《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一致,与《规划》涉及的领域和区域的环境管理要求相适应。

整体性原则。统筹考虑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

科学性原则。选择的基础资料和数据真实、有代表性,选择的评价方法简单、适用,评价的结论科学、可信。

(三)内容重点。

包括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水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等内容。通过归纳总结咸宁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确定《规划》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提出降低和减缓规划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二、环境影响说明及减少不良环境影响对策

(一)环境影响。

《规划》提出,发展钢铁、建材、装备制造等产业,《规划》实施后,工业烟(粉)尘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有可能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有可能会增加。如果管理处置不当,将存在加重大气污染的可能,也会对实现“双碳”目标产生阻碍;随着更多项目的迁入和开工,我市相关产业园区的水资源消耗量和废水产生量将有可能增加,如果管理处置不当,存在加重当地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情况的可能;《规划》对重点产业进行分类布局,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一批产业集聚区;若对钢铁、纺织服装建、食品等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没有结合当地环境承载力进行合理布局,存在对各地区生态系统、景观格局造成影响的可能。

(二)《规划》提出的减少环境影响措施。

《规划》提出如下措施,以降低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一是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推动报废汽车、废旧轮胎、废旧电子产品等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二是推进清洁生产,围绕重点污染物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广绿色基础制造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三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进一步开发和推广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在建材、化工、纺织、冶金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加快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化改造等环保技术攻关项目建设,推动园区持续向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梯级利用、循环利用;四是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支持大健康、食品饮料、钢铁、纺织服装等产业的龙头企业实施循环化改造,支持有条件的特色产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减少水污染物排放;五是大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积极推广节水技术、节能增效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节约型工业产业技术。

因此,《规划》的实施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三、环境影响结论。

《规划》总体符合上位规划要求,将对咸宁市制造业高质量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根据分析,《规划》的实施有较大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通过《规划》的引导,有利于咸宁市工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本《规划》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将绿色设计、绿色技术工艺、绿色生产、绿色供应链管理等相关理论实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广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

《规划》的实施,对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需求将增加,可能会产生资源供需矛盾,同时也会带来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固体废物排放、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等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规划》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进行跟踪评价,适时地采取改进措施,对《规划》实施的不利环境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或者避免,对生态环境和敏感目标的影响有限。

总体上看,《规划》与《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发展理念、思路目标相协调,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规划》提出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合理有效,在各项减缓措施、环境保护要求得到有效贯彻实施的条件下,污染物的排放量将得到有效控制与消减,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将得到改善。因此,《规划》实施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规划的实施环境可行。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