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环节

电力行业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行业

2021-05-31 17:59:42 中国对外贸易杂志 作者:张莉

今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我国电力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我国电力工业占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控制电力碳排放是推动我国碳排放尽早达峰的重要措施,也对电力工业的转型发展提出了要求。近日,由中国贸促会电力行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电力企业机遇与挑战”研讨会,目的是为能源、电力减碳产业的同仁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有效推动电力行业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和愿景。

电力行业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行业

2月22号,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里明确提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有明显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金融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中心)主任潘荔在会上表示:“整体来看,电力行业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行业,不仅仅是自己要达峰,而且要支撑全社会尽早达峰,电力行业有自己的角色担当。‘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面中国的经济还是长期的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而且为了实现双碳目标,能源行业要进行低碳转型,全社会要实现电气化,实现全社会的低碳转型,提高电气化水平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是能源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马莉表示,大部分国际大型电力企业的减排脱碳有几大举措:制定明确的减碳减排目标;推动发电清洁化;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零碳化;创新碳管理机制;研发新兴技术,这是实现未来整体减碳特别重要的抓手。

从技术创新看,我国的电力行业技术不管是特高压还是核电发电技术都是世界上领先的。马莉表示:“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些挑战能够真正用现代的技术,通过技术的创新去实现碳达峰和碳减排,这会让国家在整个全球能源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现在的新经济、新动能、新业态发展层出不穷,要加快电网产业升级,包括能源互联网相应要打造生态,助力上下游产业。马莉认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会带来很大的机遇,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也会对国有电网企业加快建设国家要求的世界一流企业带来更大的推动作用。

碳排放配额有序推进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张晶杰表示,全国碳市场整体机制已基本到位,为完善全国碳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的建设方案还将得到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并建设碳排放数据报送系统。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相关的三项条例已经开始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法在2020年12月31日也已经公布。为做好发电行业配额的科学合理分配,生态环境部门已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据张晶杰介绍,初期的碳配额将以免费分配为主,采用“基准线法”进行分配,以企业当年年度生产的真实数据进行计算,并且也会将年度内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纳入考量,因此基本上对企业的低碳转型有利。

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与配套的配额分配方案和重点排放单位名单。自此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开始了第一个履约周期,共有2225家发电企业分配到碳排放配额。此后生态环境部还将以管理办法为统领,制定并发布温室气体核算报告与核查、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用以搭建全国碳市场的基本制度框架。

张晶杰表示,后续的全国碳市场发展的时间点非常明确,包括完成温室气体数据报送、发电行业完成相应的数据核查、各省级部门预发配额和完成配额核定,以及最终的履约时间点。目前都在按照时间倒排的方式推动各项相关工作有序进行。

张晶杰认为,当配额相继发放下去后,对于碳市场来说,下一步的配额就需要在生态目标下考虑行业技术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后进行政策设计,然后合理分配不同行业的空白指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火电行业发电效率以及一些不宜分配的配额对国家能源安全的影响,实施方案为配额缺口较大的燃煤机组等重点排放单位设置了“履约天花板”,即配额履约缺口上限值为企业碳排放量的20%。此外还要鼓励发电,促进全社会电气化水平的导向,增加相关的电煤比重。

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在近日举办的2021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截止到2020年底,全国全口径发展装机容量22亿千瓦,“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6%,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年均增速13.1%,占比从34.8%上升至44.8%,提升10个百分点。新能源装机占比从13.1%上升至24.3%,能源人均提升13个百分点。煤电装机容量占比从2015年的59%,下降到2020年49.1%,首次降至50%以下。“十三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发展占比从27.2%上升至33.9%,提高6.7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总量合计1.01万亿千瓦时,占同期全社会用电总量的56%。

展望“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电气化进程,将带动电力需求保持刚性增长。预计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分别达到9.5万亿千瓦时、11.3万亿千瓦时、12.6万亿千瓦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风电、太阳能发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稳步恢复,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的发展。风电方面,在近3年装机量平稳的情况下,2024年开始将会加快装机速度。光伏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预计今年全球需求量将达180GW以上。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风电装备的全产业链、风电生产装机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中国风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具备与世界龙头企业竞争的能力。光伏行业,硅料产量已经超过全球四分之三,硅片电池组件产量更是占到世界的80%—90%,包括辅料、配电设备、制造装备等等,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同时成长了一批世界领先的龙头企业。中国新能源行业,是用全产业链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产业支持最有力的行业。

不过,目前疫情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经济恢复也具有不确定性。“面对这种复杂的形势,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在疫情防控、气候变化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世界气候变化治理中,中国新能源产业将会为世界气候变化治理发挥巨大的、持续的作用。”王贵清表示。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