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工程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电网发展有引领示范作用,是世界电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代表着更先进的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
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的混合,解决常规直流输电固有难题,创造19项世界第一,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的示范意义不言而喻。参与工程筹划、技术研发、方案审定及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李立浧,现在见证工程建成,感慨颇多。
技术与经济性的最优结合
■ 世界首个特高压混合直流工程,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技术方案?
*以下文字整理自李立浧院士的采访
特高压
西电东送国家战略,把西部水电送到用电需求大的广东、广西,距离近1500公里。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用特高压直流最经济高效,而且南方电网公司已经建成了多条±800千伏特高压常规直流工程,经验和技术积累非常丰富。
柔性直流
常规直流工程并网后,其换相失败现象不能避免等固有特性,会对受端电网系统安全稳定带来一定冲击。柔性直流能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调控更加灵活,还能在关键时刻支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送端选常规直流,受端选柔性直流,这种方案既经济,技术上又先进。
■ 方案经过怎样的研究论证定下?
*以下文字整理自李立浧院士的采访
研究论证过程是科学严谨的。讨论方案选择时,有过不同意见,有过争论,但是最终达成共识,认为柔性直流代表未来直流输电的方向。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最终决定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方案,作出了科学决策。
此前,很多国外的同行提醒我们要非常慎重,“你们的方案很大胆,存在技术风险,在柔直很多问题没弄清楚前,不要轻易实践。”
▲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广东受端龙门换流站。李志杰 杨惠平 陈海东 摄
他们的意见正是我们科研团队所关注的,也激励我们加强科研的决心。在科研过程中,设想了各种问题和风险,绞尽脑汁,对技术方案反复讨论打磨,提出了多种应对方案,力求把问题都搞明白。工程建设证明,我们提出的方案是科学合理的。现在国外同行都表示赞赏,认为南方电网公司为世界电网技术发展作出了贡献。
■ 19项世界第一,如何创造出来的?
*以下文字整理自李立浧院士的采访
19项世界第一不是提前设定的,而是随着工程的研究推进,我们自然而然地发现,一些东西是世界上其他工程没有做过的。
比如用软件系统拓扑结构消除线路故障的思路,打破了传统安装断路器的硬件方法。这个方法开创了柔性直流采用架空线路的先河。以前柔直工程都用电缆,如果我们这个工程也采用电缆,大家设想,1500公里的距离,造价得多贵?
我们的科研人员从问题出发,敢于提想法,“大胆设想,认真求证”,成就了19项世界第一。
■ 19项世界第一,也包括关键设备创新?
*以下文字整理自李立浧院士的采访
工程的顺利投产,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成功,也是设备国产化的成功!
在“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应用”这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南方电网公司把换流阀、启动电阻、桥臂电抗器、变压器这些核心设备纳入进来,和制造企业一起研究攻关。
工程没有用国外完整的进口产品,核心设备都是国产的,只有部分元器件进口。而且,即便用国外的IGBT半导体器件,我们也推进国内企业生产出了这种器件,而且性能也很好,在工程中得到应用。这些器件在后续工程将会大量应用,基本解决“卡脖子”问题。
柔直技术助力能源转型
■ 今年7月底工程阶段性投产,到目前为止运行状态如何?
*以下文字整理自李立浧院士的采访
阶段性投产后,低端400千伏满负荷试运行,已经给广东送了近50亿千瓦时电量,运行状态非常好。这很了不起,世界上别说柔直,就是常规直流也没有先例。
直流线路一般都有一年的运行适应期,这个工程一投产运行状态就这么好,是奇迹,体现了非常高的技术水准。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工程竣工调试非常顺利,为全面投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 未来柔直输电技术如何进一步应用提升?
*以下文字整理自李立浧院士的采访
01
这个工程能把柔直技术应用到3端,未来就有做4端、5端的可能。
主要考量的问题是:
●实际情况是否需要
●经济效益能否保障
02
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这些间歇性、波动性大的能源未来将大规模接入电网,对电网安全稳定要求更高,柔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即使这些能源在远方、分散多处,只要有多端柔直电网,就能有效汇集,解决能源传输问题。
(胡彬 徐毅 陈永俊 江涛)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