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

湖南10千伏智能变电站建设侧记

2013-11-26 11:16:18 国家电网报

11月12日,阳光明媚。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组织各地电建专家到湖南省标准化工艺示范现场—邵东110千伏黄陂桥变电站进行观摩。

“真是令人赞叹的电网建设工程啊!”专家们纷纷折服于该站精湛的工艺,竖起大拇指,啧啧称奇。

放眼望去,110千伏黄陂桥变电站,犹如镶嵌在电网中的一件精美艺术品:一条条平直光洁的道路、一支支齐整划一的构架、一根根弧度一致的软母线……

邵阳供电公司自主承建的110千伏黄陂桥智能变电站项目,作为湖南省首个110千伏工程“标准工艺应用样板工程”及流动红旗获得者,于10月31日竣工。

巧用图: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是电网工程的生命线。”这句话不仅写在责任书上、贴在宣传栏内、记在日志本里,更深深刻在每一个电网建设者的心里。

在黄陂桥变电站,任何一间办公室墙面上整齐张挂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天气晴雨表、工作进度表等图表,处处彰显该站建设的标准化。施工现场一块块整齐划一的安全警示标识牌,犹如列兵夹道而立。别具匠心的绿色标志牌将施工区域、材料加工区、设备堆放区用隔离得井然有序。以人为本的安全漫画和危险点提醒,时时跃入眼帘……深入黄陂桥变,让人处处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安全文明气息。

巧策划:打造工艺榜样

“你看这"美容墙"上熠熠闪光的合金伸缩条先期都经过灌胶处理,墙脚用黑碎石打底红砖镶边的防溅水设计美其名曰"美人沟",再仔细看脚下,每一条路面所有伸缩缝都经电脑排版,采用黄金分割,做到布局合理美观,间距均匀一致。还有道路所有角边都经圆弧倒角处理,在我们站绝对不会出现路面积水、边角缺损的问题……”项目部技术员如数家珍地给参观者介绍道。

整个变电站大到基础构架的组立、电气设备的安装,小到断连卡的高度、空调的排水孔甚至室外灯座都是横平竖直、高度一致、排列有序,使得一个由钢筋铁骨铸就的变电站充满了现代化的艺术美感。

“工笔重彩,如锦似绣。”专家检查组给予本站高度评价。宝源电建分公司经理赵征伟谈及工程亮点时,不禁自豪地说:“在电建工地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过去是搞工程,如今是做工艺。黄陂桥变真可谓是精雕细琢!”

巧施工:解决工艺难题

黄陂桥站屏柜安装第一次采用螺栓固定法工艺取代了常规的焊接法。这就好比用微创手术取代开膛剖肚,可使设备安装更精准、装置更换伤害最小,可操刀的技术人员在没有透视镜的前提下,要把螺丝分毫不差地装到位,工夫往往是平常的好几倍。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施工人员边做边琢磨,试着用电锤将槽钢下的混凝土打成粉状,再用自创的“小耳掏”一点点将粉末掏出,最后将屏柜一点点挪移安放、固定到位。

智能变电站相比普通变电站,突出的特点就是用光纤代替电缆。据统计,全站细如发丝的光纤芯多达1000多根。施工人员拿起“绣花针”揽下了“绣花活”,大家通过熟记12种色序,边融铅边对光缆进行标注整理,把晶莹剔透的“发丝”在盘纤盒内整理得丝丝入扣,1个月的常规工期缩短到25天。

攻关一个,验收一个,考核一个,推广一个,保持一个。项目部先后创新发明了多个科技和工艺创新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施工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

巧匠人:成就工艺精品

“嘿哟、一二、嘿哟、一二,加油……”身穿厚重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十多名施工人员,正挥汗如雨地挖着电缆沟。8月下旬,湖南多次拉响橙色高温预警,严重缺水的邵东已经连续50天滴雨未下,湘中大地被太阳炙烤。

为了让电容器的出线电缆完好对接,施工队员必须手动挖出一条80米长的电缆沟。邵东土质太黏,经太阳一晒真是坚如磐石。“先倒水软化!” “可是工地上已连续停水一周,连喝水都困难。”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嗓子象要冒出烟来。回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变电队队长罗建明,一个峥峥铁汉眼中噙满了泪水。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邵阳是湖南经济欠发达地区,电网一度影响和制约了邵阳经济的发展。"十二五"期间,邵阳供电公司通过抢抓机遇,转变思路,以义无反顾的决心、百折不挠的毅力、一往无前的斗志、只争朝夕的精神强力推进电网建设,并实现了邵阳电网发展上"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110千伏黄陂桥变电站就是最好的见证。”邵阳供电公司负责人说。

110千伏黄陂桥变电站工程在9月底顺利收官,比预计工期提前了整整两个月,并成功打造了湖南首批“标准工艺”应用样板工程,斩获“质量管理流动红旗”。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加载中...